近年来,芯片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,而作为AI和图形处理的巨头,英伟达的一举一动总能引发行业震动。近日,有消息称,其备受期待的消费级处理器N1X/N1发布日期将推迟至2026年年底,这一变化背后透露出怎样的信息?是否意味着技术瓶颈还是产品布局的新策略?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消息所蕴含的重要意义。
长期以来,英伟达在高性能GPU领域独占鳌头,其显卡产品几乎成为游戏PC与高端图像计算市场的不二选择。然而,在CPU尤其是*“消费者导向”*(Consumer-Oriented)的领域,一直被视为其短板。而此次曝光中的N1X、N1,则被外界解读为试图直击AMD和Intel腹地的新尝试。
尽管多年来GPU已经带来了稳定且丰厚收入,但面对全球算力增长需求及移动设备崛起趋势,仅依赖显卡或专用硬件并不足够构建全栈生态。因此推出针对桌面用户友好的*N系列CPU平台,很可能是为了切入目前由R5/R7以及酷睿i5/i7主导关键区段,从而拓宽企业边界。
虽然最初计划于2024年迎来发布,但最近有迹象表明,由于工程复杂性等方面问题,包括设计上的优化、搭载先进架构需求未完全兑现,使得整个时间周期只能再度拉长。
另一层面考虑,也包括了整体供应链动态调整压力:在当前科技制裁夹缝环境下,对自家即便规模强大亦敏感,它必须小心翼翼绕开竞争者反扑。此外分析人士预测其实推动ARMx86两套模式兼容也将加剧底层框架(coding-adjustable-format)实现难級